每年夏季,尤其是暑假期間,都是溺水高發季。雖然預防溺水時時講,但溺水事故還是年年有,預防溺水,我們要了解溺水的原因,有針對性地做好防溺水工作。
01 溺水原因
(一)家長安全教育和監護責任不到位
1、家長看護不力
有些家長看護孩子時經常會注意力不集中,心不在焉、馬虎大意、掉以輕心,只顧低頭玩手機,不管孩子處境是否存在危險。
【案例】深圳一小區游泳池內,一名3歲女孩發生溺水,而溺水發生時,原本應該看護女兒的媽媽卻在一旁低頭玩手機,并沒有發現孩子溺水,幸好救生員及時發現救起了孩子。
2、家長麻痹大意
更有甚者,家長主動帶孩子到水邊玩耍時也不用心看護,導致孩子出現滑入水中或進入深水區等危險情況時不能被及時發現,造成溺水事故。
【案例】泉州市,一名媽媽帶著12歲的兒子在斜坡踩水玩,孩子媽媽在玩手機,一旁玩水的兒子腳下突然踩空,不慎滑入江水中,江水瞬間沒過他的頭頂。所幸,旁邊志愿者及時出手相救,避免了一場悲劇的發生。
(二)家長安全意識淡薄,心存僥幸
有的家長覺得,坑塘、水庫、溝渠等野外水域,沒有人們說的那么危險,以前人們一直在水邊玩,也沒出啥事,家長就在孩子身邊,更不會出啥事,于是就帶孩子到野外水域玩?!つ孔孕呕蛉我舛鵀閷е潞⒆雍妥约耗缢?。
【案例】四川一名50多歲的男子帶孫子到長江邊玩耍。孫子不慎落入長江,男子馬上跳江營救,男子將孫子救上來后,自己卻被沖向下游。
【案例】爺爺帶12歲的孫子到河邊玩耍,孫子不小心掉入了河中,爺爺趕緊去救孫子,結果也陷入危險,另外一名男子看到后趕緊施救,然而最終三人都不幸被河水吞噬。
(三)孩子自身因素導致溺水
1、年齡、身體因素影響
兒童喜歡玩水,但年齡小,對危險的認知能力弱,也無自救能力或自救能力較弱。
【案例】9歲女孩小蘇在住宅小區的游泳池玩耍時,不小心穿過游泳池深淺水區分隔帶,進入了深水區,發生溺水事故。幸虧游泳池的值班巡視救生員及時發現并施救,女孩最終脫離危險。
2、私自到野外水域游泳的高危行為
孩子私自或者酒后去野外水域游泳,極易發生溺水事故。
【案例】泰州5個高中生酒后來到江邊,其中一個人下河游泳,不久出現危險,另一個學生看情況不對就下水施救,但兩人都沉沒水中,不幸身亡。
【案例】菏澤小學一名六年級學生,周末獨自一人到黃河李村段游泳,不慎溺亡。
3、結伴相約、心存僥幸去野外游泳
有的孩子本沒想去野外游泳,但礙于同伴的邀請,抱著人多不會有事的僥幸心理,一同去水玩耍,因行為不慎導致溺水。
【案例】西安市臨潼區一名13歲男孩與同學游泳時溺水失蹤。當時5人手拉手一起下水,其中一人提出往中間走走,過程中有人滑倒,因水流太急一名男孩被沖走。
【案例】一名18歲男孩與同學相約水庫邊拍照,結果不慎從水庫堤壩的斜坡滑落水庫,盡管同行的同學一度試圖營救,但兩人不幸雙雙溺亡。
4、水邊玩耍、撿拾打撈物品
孩子在水邊玩耍,開始沒想下水,但被水中游動的小魚蝦、螃蟹吸引,前去抓拾而落水;也有孩子是為了打撈落入水中的物品,不小心落入水中。
【案例】???span data-index="8" style="font-family: 宋體, SimSun; font-size: 19px; margin-top: 10px; margin-bottom: 10px; line-height: 2em;">4名初中生在海邊抓螃蟹時遇險,1人被海浪卷入深水區,不幸溺亡。
【案例】一少年不慎將足球踢進水中,他看水好似不深,便準備下河打撈,結果腳下一滑栽進了水里。幸虧市民和及時趕到的民警將他拉上了岸。
5、盲目施救,導致多人溺水
同伴落入水中,直接跳入水中或手拉手錯誤施救造成更多孩子溺水。
【案例】海南6名男生和3名女生9人結伴到海域游玩。其中2名男生下水游泳,1人不慎溺水。見同伴溺水,岸上的4名男生趕緊下水施救,結果6名男生里有4人不幸溺亡,其中3人為學生。
(四)環境因素導致的溺水
1、水域隱患和施救物品的配置問題
野外水域無明顯警示標志和隔離屏障,工程施工形成的開放性水域、家中蓄水池、娛樂場所公共水域都存在安全隱患。
野外水域沒有配置竹竿和救生圈等救生物品,導致落水者不能及時得到有效救助。
2、管理失責、管理者行為不當
現實中,有的孩子在游泳池遇難,原因一是游泳教練或救生員管理失職,在孩子發生意外時沒有及時發現及時施救。二是游泳池自身設施問題。
【案例】羅女士將自己7歲的兒子送到了一家游泳健身會所學游泳,由于會所監管不力,孩子發生了溺水事件。
【案例】浙江嘉興一家游泳館內,一名10歲左右的男孩在游泳館游泳后準備上岸,因泳池岸邊濕滑,不小心滑了一下,導致右腿被卡進了扶手里,整個身體趴在岸邊動彈不得。消防救援人員立即出動,經過緊張救援,小男孩成功脫險。
(五)社會因素導致的溺水
孩子溺水,施救者缺乏水中救人和岸上急救技能,導致落水者不能得到及時救治。
【案例】一男孩在家門口玩耍時,不小心掉在家門口的河里。奶奶把孫子救上來后,倒背著孩子跑,幸運的是路過的人緊急把孩子放在地上并做了急救,最終孩子成功得救。
02?有針對性防范溺水
痛定思痛,通過對發生溺水事故原因的深入分析,我們要針對性地找出預防孩子溺水的措施。
(一)家長要盡到監護職責
家長根據自己孩子的年齡、家庭居住地周圍的水域特點以及孩子的性格、平時的行為等,有針對性地對孩子做好防溺水的教育和管理。
假期里,工作無論再忙,也要記得看好孩子,千萬別讓孩子處在無監管狀態,及時叮囑孩子遠離危險水域。
另外,家長盡量不要帶孩子到水邊玩耍,尤其是水深水急處,一旦落水,溺亡的可能性很大。孩子年齡小、頑皮,大人的教育監管是很重要的。
(二)孩子的安全意識要增強
一是不要私自或結伴野游,想游泳告訴大人,在大人陪同下到正規的、有救生員的場所游泳。
二是不要到野外水域去玩?;虼驌茤|西。
三是發現同伴落水,要大聲呼喊,尋找施救物品(繩子、長桿等),切記不要直接下水施救或手拉手施救。
一定要意識到溺水的危險性,懂得自我保護。
(來源: 安全工作與管理)
版權所有:(C) 2016 鹿寨縣人民政府 主辦:柳州市鹿寨縣人民政府 承辦:鹿寨縣信息化建設中心 網站標識碼:4502230046 維護電話:0772-6819789
地址:鹿寨縣創業路2號 政府熱線電話:0772-6812345 縣政府郵箱:lzxzfbgs@126.com 投稿:lzzfw@126.com
每年夏季,尤其是暑假期間,都是溺水高發季。雖然預防溺水時時講,但溺水事故還是年年有,預防溺水,我們要了解溺水的原因,有針對性地做好防溺水工作。
01 溺水原因
(一)家長安全教育和監護責任不到位
1、家長看護不力
有些家長看護孩子時經常會注意力不集中,心不在焉、馬虎大意、掉以輕心,只顧低頭玩手機,不管孩子處境是否存在危險。
【案例】深圳一小區游泳池內,一名3歲女孩發生溺水,而溺水發生時,原本應該看護女兒的媽媽卻在一旁低頭玩手機,并沒有發現孩子溺水,幸好救生員及時發現救起了孩子。
2、家長麻痹大意
更有甚者,家長主動帶孩子到水邊玩耍時也不用心看護,導致孩子出現滑入水中或進入深水區等危險情況時不能被及時發現,造成溺水事故。
【案例】泉州市,一名媽媽帶著12歲的兒子在斜坡踩水玩,孩子媽媽在玩手機,一旁玩水的兒子腳下突然踩空,不慎滑入江水中,江水瞬間沒過他的頭頂。所幸,旁邊志愿者及時出手相救,避免了一場悲劇的發生。
(二)家長安全意識淡薄,心存僥幸
有的家長覺得,坑塘、水庫、溝渠等野外水域,沒有人們說的那么危險,以前人們一直在水邊玩,也沒出啥事,家長就在孩子身邊,更不會出啥事,于是就帶孩子到野外水域玩?!つ孔孕呕蛉我舛鵀閷е潞⒆雍妥约耗缢?。
【案例】四川一名50多歲的男子帶孫子到長江邊玩耍。孫子不慎落入長江,男子馬上跳江營救,男子將孫子救上來后,自己卻被沖向下游。
【案例】爺爺帶12歲的孫子到河邊玩耍,孫子不小心掉入了河中,爺爺趕緊去救孫子,結果也陷入危險,另外一名男子看到后趕緊施救,然而最終三人都不幸被河水吞噬。
(三)孩子自身因素導致溺水
1、年齡、身體因素影響
兒童喜歡玩水,但年齡小,對危險的認知能力弱,也無自救能力或自救能力較弱。
【案例】9歲女孩小蘇在住宅小區的游泳池玩耍時,不小心穿過游泳池深淺水區分隔帶,進入了深水區,發生溺水事故。幸虧游泳池的值班巡視救生員及時發現并施救,女孩最終脫離危險。
2、私自到野外水域游泳的高危行為
孩子私自或者酒后去野外水域游泳,極易發生溺水事故。
【案例】泰州5個高中生酒后來到江邊,其中一個人下河游泳,不久出現危險,另一個學生看情況不對就下水施救,但兩人都沉沒水中,不幸身亡。
【案例】菏澤小學一名六年級學生,周末獨自一人到黃河李村段游泳,不慎溺亡。
3、結伴相約、心存僥幸去野外游泳
有的孩子本沒想去野外游泳,但礙于同伴的邀請,抱著人多不會有事的僥幸心理,一同去水玩耍,因行為不慎導致溺水。
【案例】西安市臨潼區一名13歲男孩與同學游泳時溺水失蹤。當時5人手拉手一起下水,其中一人提出往中間走走,過程中有人滑倒,因水流太急一名男孩被沖走。
【案例】一名18歲男孩與同學相約水庫邊拍照,結果不慎從水庫堤壩的斜坡滑落水庫,盡管同行的同學一度試圖營救,但兩人不幸雙雙溺亡。
4、水邊玩耍、撿拾打撈物品
孩子在水邊玩耍,開始沒想下水,但被水中游動的小魚蝦、螃蟹吸引,前去抓拾而落水;也有孩子是為了打撈落入水中的物品,不小心落入水中。
【案例】???span data-index="8" style="font-family: 宋體, SimSun; font-size: 19px; margin-top: 10px; margin-bottom: 10px; line-height: 2em;">4名初中生在海邊抓螃蟹時遇險,1人被海浪卷入深水區,不幸溺亡。
【案例】一少年不慎將足球踢進水中,他看水好似不深,便準備下河打撈,結果腳下一滑栽進了水里。幸虧市民和及時趕到的民警將他拉上了岸。
5、盲目施救,導致多人溺水
同伴落入水中,直接跳入水中或手拉手錯誤施救造成更多孩子溺水。
【案例】海南6名男生和3名女生9人結伴到海域游玩。其中2名男生下水游泳,1人不慎溺水。見同伴溺水,岸上的4名男生趕緊下水施救,結果6名男生里有4人不幸溺亡,其中3人為學生。
(四)環境因素導致的溺水
1、水域隱患和施救物品的配置問題
野外水域無明顯警示標志和隔離屏障,工程施工形成的開放性水域、家中蓄水池、娛樂場所公共水域都存在安全隱患。
野外水域沒有配置竹竿和救生圈等救生物品,導致落水者不能及時得到有效救助。
2、管理失責、管理者行為不當
現實中,有的孩子在游泳池遇難,原因一是游泳教練或救生員管理失職,在孩子發生意外時沒有及時發現及時施救。二是游泳池自身設施問題。
【案例】羅女士將自己7歲的兒子送到了一家游泳健身會所學游泳,由于會所監管不力,孩子發生了溺水事件。
【案例】浙江嘉興一家游泳館內,一名10歲左右的男孩在游泳館游泳后準備上岸,因泳池岸邊濕滑,不小心滑了一下,導致右腿被卡進了扶手里,整個身體趴在岸邊動彈不得。消防救援人員立即出動,經過緊張救援,小男孩成功脫險。
(五)社會因素導致的溺水
孩子溺水,施救者缺乏水中救人和岸上急救技能,導致落水者不能得到及時救治。
【案例】一男孩在家門口玩耍時,不小心掉在家門口的河里。奶奶把孫子救上來后,倒背著孩子跑,幸運的是路過的人緊急把孩子放在地上并做了急救,最終孩子成功得救。
02?有針對性防范溺水
痛定思痛,通過對發生溺水事故原因的深入分析,我們要針對性地找出預防孩子溺水的措施。
(一)家長要盡到監護職責
家長根據自己孩子的年齡、家庭居住地周圍的水域特點以及孩子的性格、平時的行為等,有針對性地對孩子做好防溺水的教育和管理。
假期里,工作無論再忙,也要記得看好孩子,千萬別讓孩子處在無監管狀態,及時叮囑孩子遠離危險水域。
另外,家長盡量不要帶孩子到水邊玩耍,尤其是水深水急處,一旦落水,溺亡的可能性很大。孩子年齡小、頑皮,大人的教育監管是很重要的。
(二)孩子的安全意識要增強
一是不要私自或結伴野游,想游泳告訴大人,在大人陪同下到正規的、有救生員的場所游泳。
二是不要到野外水域去玩?;虼驌茤|西。
三是發現同伴落水,要大聲呼喊,尋找施救物品(繩子、長桿等),切記不要直接下水施救或手拉手施救。
一定要意識到溺水的危險性,懂得自我保護。
(來源: 安全工作與管理)
版權所有:(C) 2016 鹿寨縣人民政府
地址:鹿寨縣創業路2號 政府熱線電話:0772-6812345
縣政府郵箱:lzxzfbgs126.com 投稿:lzzfw126.com
維護電話:0772-6819789 網站標識碼:450223004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