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這樣一群人,他們扎根在基層、一心謀振興,他們是鄉村蝶變的引路人、脫貧致富的排頭兵、服務群眾的貼心人,他們也是我縣鄉村振興帶頭人“金鹿獎”、鄉村振興突出貢獻者“銀鹿獎”獲得者。從即日起,本平臺開設《“雙鹿”引領 筑夢鄉村振興》專欄,為你分享他們在推進鄉村振興中的經驗、作法和感人故事。今天,讓我們一起聽聽鄉村振興帶頭人“金鹿獎”獲得者韋乾豪的故事。
建設鄉村離不開基層“領頭雁”。2015年回鄉至今,鹿寨鎮大村村黨總支書記、村民委主任韋乾豪扛起了鄉村建設的重任,6年多的時間里,他帶領著大村村從“軟弱渙散、后進村”轉變為遠近聞名的鄉村振興示范村,以實干繪就大村村鄉村振興新畫卷。
近日,記者來到鹿寨鎮大村村時看到,這里道路寬闊整潔,兩旁綠樹成蔭,美觀大方的屋舍鱗次櫛比,家風家訓文化墻、人大主題公園、同心文化戲臺等設施,為群眾的休閑娛樂生活提供藝術與文化滋養,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徐徐展開。
大村村人居環境的改善得益于“美麗鹿寨”鄉村建設綜合示范村建設的開展。然而,過去的大村村環境“臟、亂、差”,村民們“等、靠、要”思想嚴重,大家對美麗鄉村建設、改變鄉村風貌積極性并不高。
鹿寨鎮大村村黨總支書記、村民委主任韋乾豪說:“當時我們村,群眾基礎非常不好,村民覺悟不高,認為美麗鄉村建設是政府的事情,與自己沒有多大關系。”
為了建設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,也為了讓廣大農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,韋乾豪從提高村民意識著手。一方面他積極入戶走訪,不斷向村民宣傳講解“美麗鄉村”建設計劃,激發他們改變村容村貌的內生動力,動員群眾自發參與。另一方面,在各個村屯選出能人、鄉賢等德高望重的代表,組成理事會,全面推行“三會興屯”鄉村治理模式,有效激發了村民積極性。全村男女老少齊上陣,轟轟烈烈地投入到“美麗鄉村”建設中來,既改善了人居環境,也培養了村民良好的衛生習慣。大村村因此獲得“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”稱號。
鹿寨鎮大村村的村民潘永旺說:“我們村的環境現在很好了,生活水平也提高了,個個講究衛生了。”
鄉村振興,產業興旺是基礎。面對大村村的產業“散、亂、小”的現狀,以及村內青年都在外地打工,大量土地撂荒等問題,韋乾豪通過主動引進企業,動員青年人返鄉創業等方式,在村中大力發展種植養殖、研學、制衣廠、幼兒園、超市、農莊等產業,以產業振興促人才振興、鄉村振興。
走進鹿寨縣美達制衣有限公司車間,映入眼簾的是一沓沓堆疊整齊的衣服,數十名女工專注地踩著縫紉機,對衣服進行縫合和鎖邊。車間內不時傳來的歡笑聲與縫紉機的噠噠聲融為一體,像一首動聽的交響曲。
該制衣公司負責人韋如政,就是韋乾豪在2015年動員返鄉創業的青年之一。滿懷故土情結的韋如政看著家鄉的巨大變化和韋乾豪的滿滿誠意,他也想為家鄉建設出一份力,于是毅然決然回鄉創業。他結合自己在廣東服裝廠打工的經歷,以及大村村現狀,決定在村里開辦一個制衣廠,既可以解決農村婦女剩余勞動力就業問題,也能幫助村民增加收入。他這一想法得到了韋乾豪和村委會的大力支持和幫助。
鹿寨縣美達制衣有限公司負責人韋如政說:“回鄉創業后,村支書幫助我們解決場地的問題,鼓勵號召婦女們來應聘上崗,同時還幫我們吸納更多有技能的能人返鄉就業。”
制衣公司的平穩運行,不僅讓村里的婦女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增收,也吸引了更多返鄉就業人員。
鹿寨鎮大村村的村民韋如鳳說:“做這個工很好的,老板來這里開廠三年多,我們這三年多都沒用去外面打工,一個月有三、四千塊錢的收入,還可以照顧老人和小孩。”
近年來,大村村在“黨委統籌、支部引帶、村企合作、農戶參與”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思路下,與實力強勁的企業形成發展共同體,積極爭取上級黨建項目化資金115.32萬元,與桂林力源集團旗下養殖分公司合作,在該村古丁屯建設年產4000頭的生態養豬場,預計年收入達50萬元以上。2021年,大村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54萬余元。
韋乾豪帶領黨員、群眾,掀起了鄉村振興的新高潮,近年來大村村先后獲得自治區四星級黨組織、自治區鄉村振興改革集成優秀試點村、自治區“衛生村”、柳州市“美麗柳州”鄉村振興示范村、柳州市“紅旗村黨組織”、柳州市“先進基層黨組織”等榮譽稱號,呈現出支部強、集體富、村莊靚、鄉風美的嶄新面貌。
鹿寨鎮大村村黨總支書記、村民委主任韋乾豪說:“下一步,我通過利用自身在外經商的資源,引進更多適合大村發展的企業,進一步強化村企共建合作模式,發展壯大大村村集體經濟,并聯合其他村委會、社區抱團取暖,共同發展。”(劉馨潔 ?江鳳萍 ?陳萌)
版權所有:(C) 2016 鹿寨縣人民政府 主辦:柳州市鹿寨縣人民政府 承辦:鹿寨縣信息化建設中心 網站標識碼:4502230046 維護電話:0772-6819789
地址:鹿寨縣創業路2號 政府熱線電話:0772-6812345 縣政府郵箱:lzxzfbgs@126.com 投稿:lzzfw@126.com
有這樣一群人,他們扎根在基層、一心謀振興,他們是鄉村蝶變的引路人、脫貧致富的排頭兵、服務群眾的貼心人,他們也是我縣鄉村振興帶頭人“金鹿獎”、鄉村振興突出貢獻者“銀鹿獎”獲得者。從即日起,本平臺開設《“雙鹿”引領 筑夢鄉村振興》專欄,為你分享他們在推進鄉村振興中的經驗、作法和感人故事。今天,讓我們一起聽聽鄉村振興帶頭人“金鹿獎”獲得者韋乾豪的故事。
建設鄉村離不開基層“領頭雁”。2015年回鄉至今,鹿寨鎮大村村黨總支書記、村民委主任韋乾豪扛起了鄉村建設的重任,6年多的時間里,他帶領著大村村從“軟弱渙散、后進村”轉變為遠近聞名的鄉村振興示范村,以實干繪就大村村鄉村振興新畫卷。
近日,記者來到鹿寨鎮大村村時看到,這里道路寬闊整潔,兩旁綠樹成蔭,美觀大方的屋舍鱗次櫛比,家風家訓文化墻、人大主題公園、同心文化戲臺等設施,為群眾的休閑娛樂生活提供藝術與文化滋養,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徐徐展開。
大村村人居環境的改善得益于“美麗鹿寨”鄉村建設綜合示范村建設的開展。然而,過去的大村村環境“臟、亂、差”,村民們“等、靠、要”思想嚴重,大家對美麗鄉村建設、改變鄉村風貌積極性并不高。
鹿寨鎮大村村黨總支書記、村民委主任韋乾豪說:“當時我們村,群眾基礎非常不好,村民覺悟不高,認為美麗鄉村建設是政府的事情,與自己沒有多大關系。”
為了建設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,也為了讓廣大農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,韋乾豪從提高村民意識著手。一方面他積極入戶走訪,不斷向村民宣傳講解“美麗鄉村”建設計劃,激發他們改變村容村貌的內生動力,動員群眾自發參與。另一方面,在各個村屯選出能人、鄉賢等德高望重的代表,組成理事會,全面推行“三會興屯”鄉村治理模式,有效激發了村民積極性。全村男女老少齊上陣,轟轟烈烈地投入到“美麗鄉村”建設中來,既改善了人居環境,也培養了村民良好的衛生習慣。大村村因此獲得“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”稱號。
鹿寨鎮大村村的村民潘永旺說:“我們村的環境現在很好了,生活水平也提高了,個個講究衛生了。”
鄉村振興,產業興旺是基礎。面對大村村的產業“散、亂、小”的現狀,以及村內青年都在外地打工,大量土地撂荒等問題,韋乾豪通過主動引進企業,動員青年人返鄉創業等方式,在村中大力發展種植養殖、研學、制衣廠、幼兒園、超市、農莊等產業,以產業振興促人才振興、鄉村振興。
走進鹿寨縣美達制衣有限公司車間,映入眼簾的是一沓沓堆疊整齊的衣服,數十名女工專注地踩著縫紉機,對衣服進行縫合和鎖邊。車間內不時傳來的歡笑聲與縫紉機的噠噠聲融為一體,像一首動聽的交響曲。
該制衣公司負責人韋如政,就是韋乾豪在2015年動員返鄉創業的青年之一。滿懷故土情結的韋如政看著家鄉的巨大變化和韋乾豪的滿滿誠意,他也想為家鄉建設出一份力,于是毅然決然回鄉創業。他結合自己在廣東服裝廠打工的經歷,以及大村村現狀,決定在村里開辦一個制衣廠,既可以解決農村婦女剩余勞動力就業問題,也能幫助村民增加收入。他這一想法得到了韋乾豪和村委會的大力支持和幫助。
鹿寨縣美達制衣有限公司負責人韋如政說:“回鄉創業后,村支書幫助我們解決場地的問題,鼓勵號召婦女們來應聘上崗,同時還幫我們吸納更多有技能的能人返鄉就業。”
制衣公司的平穩運行,不僅讓村里的婦女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增收,也吸引了更多返鄉就業人員。
鹿寨鎮大村村的村民韋如鳳說:“做這個工很好的,老板來這里開廠三年多,我們這三年多都沒用去外面打工,一個月有三、四千塊錢的收入,還可以照顧老人和小孩。”
近年來,大村村在“黨委統籌、支部引帶、村企合作、農戶參與”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思路下,與實力強勁的企業形成發展共同體,積極爭取上級黨建項目化資金115.32萬元,與桂林力源集團旗下養殖分公司合作,在該村古丁屯建設年產4000頭的生態養豬場,預計年收入達50萬元以上。2021年,大村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54萬余元。
韋乾豪帶領黨員、群眾,掀起了鄉村振興的新高潮,近年來大村村先后獲得自治區四星級黨組織、自治區鄉村振興改革集成優秀試點村、自治區“衛生村”、柳州市“美麗柳州”鄉村振興示范村、柳州市“紅旗村黨組織”、柳州市“先進基層黨組織”等榮譽稱號,呈現出支部強、集體富、村莊靚、鄉風美的嶄新面貌。
鹿寨鎮大村村黨總支書記、村民委主任韋乾豪說:“下一步,我通過利用自身在外經商的資源,引進更多適合大村發展的企業,進一步強化村企共建合作模式,發展壯大大村村集體經濟,并聯合其他村委會、社區抱團取暖,共同發展。”(劉馨潔 ?江鳳萍 ?陳萌)
版權所有:(C) 2016 鹿寨縣人民政府
地址:鹿寨縣創業路2號 政府熱線電話:0772-6812345
縣政府郵箱:lzxzfbgs126.com 投稿:lzzfw126.com
維護電話:0772-6819789 網站標識碼:4502230046